/

【走进梧州历史】《拾遗 记忆》:生态倒水 野稻寻踪

2021-09-13 18:47:47

2021-09-13 18:47:47


梧州市长洲区,有悠久的文明古迹,有丰厚的人文底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来到到长洲区倒水镇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去寻找一种历史悠久的神秘之物。


珍稀的原生态野生水稻种

倒水镇旭村的一个小山冲里,通幽林深处,丛生着一大片野生水稻,这是一方未被世俗纷扰、不染半点红尘的野生稻种群。虽然历经了夏季暴涨溪水的不断冲刷,这片野生稻群略显凌乱,但一颗颗萌芽的种子,一陇陇挺拔的稻穗,在青山绿水间,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这是我国华南地区极为珍稀的原生态野生水稻种,中国科学院、广州水稻遗传研究所曾派专家前来考察。


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黄远光:“发现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野生稻普查的时候,村民去乡间找到的。规模数量比现在多点,因为现在人为破坏和环境变化,少了很多,但在这里保存比较好的,还有两分田,还是成长得比较好、比较完整。”


除了旭村这里,倒水镇的富万村、倒水村、路垌村等行政村,也先后发现有野生水稻的踪迹。据专家考证,这些被发现的野生水稻,属于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三种野生水稻中的药用野生稻,距今至少有一万年历史,是研究古代水稻的“活化石”,在中国有“植物大熊猫”之美誉。

黄远光:“野生稻和人工稻的区别是,它是一年一熟,每年3月长出来,到9月中旬才开始抽穗成熟,一年一熟,人工栽培能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它属于感光作物,光照不到时数就不会抽出,和我们晚造的禾一样。”

野生水稻属多年生草本,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态,药用野生水稻经受各种灾害和环境的自然选择,形成了丰富的变异类型,抗病能力很强,谷穗结实率很高,光合作用效率比现代水稻高出10倍左右。同时,药用野生稻是水稻多目标育种的宝贵抗源,也是基因工程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黄远光:“这个高度最大植株超两米高……颗粒比普通水稻要小点,颗粒非常多,估计有几百颗。这株有点熟了,黄粒黄籽就算熟了,你看它的叶非常青绿,完全无疾病、无虫咬,病菌侵染之类的,所以它的抵抗力相当强,剑叶也特别大,比较青绿。”


药用野生稻对于周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大都生长在水沟边小溪周围或树荫底下,同时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水源污染、除草剂的污染,都会给药用野生稻造成毁灭性伤害。倒水镇野生水稻的发现,得益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支持,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让这一片片古老的野生稻种群,依然在静静地延续着它们神秘基因。


“出米寺”的有趣传说

倒水的野生稻种群,如今依然带着泥土的芳香和雨露的润泽,繁衍生息;而在倒水这片沃土上,有关稻米的故事与传说,也历经千百年流传。我现在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有着一个关于“米”的有趣传说。


相传远古时代,在倒水古城村白竹顶陡峭的山崖上,建有一庙宇,庙内供奉着高大的神像。一庙祝公长年累月住食于庙中,每逢初一、十五或年节,附近村民纷至沓来,虔诚祈求五谷丰登,人寿安宁。庙中的峭壁上,有一小石洞,每日有白米一粒接一粒流出;石壁上有一裂缝不停渗出水来,水顺着青藤一滴一滴流进桶中,白米和水恰够庙祝公一人吃用,不多也不少。“倒水有个出米庙!”一传十、十传百,因而远近闻名。梧州、广东等地的善男信女慕名而至,香火一度鼎盛。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意外发生了……


梧州市长洲区文史研究员周广熙:“有一天,庙祝公就好奇想知道,洞出米,缝出水,究竟里面有多少呢?他就拿起凿子,把洞凿开,把缝凿宽,谁知事与愿违,洞凿大了,缝宽凿了,反而无米出也无水流,这个传说就是寓意人不能够贪心。”

没了出米洞,“出米寺”名不符实,远近香客来往日少。随着岁月推移,古庙逐渐残破、荒芜,遗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关于“出米寺”的有趣传说,却一直在当地代代相传。久远的故事里,蕴含着村民对家乡土沃物丰的无比自豪与无穷的人生哲理。


“米”衍生出来的美食 

其实,“出米寺”的来历,只不过是一个寄托着当地老百姓美好愿望的传说,石壁当然不可能自己流出大米。但是,勤劳智慧的倒水人民,却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一片片土地,收获了现实中的稻米;不仅如此,他们还用自己的一双巧手,把大米,用另一种的形式与味道,诠释着丰收的喜悦。


在倒水镇的圩日集市上,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食品,看似平淡无奇的材料,却在制作者的手下,演绎着另外的美丽。


倒水镇米粉店店主:“用本地大米蒸出来的卷粉嫩滑、韧性好。”

倒水镇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倒水人富有创造性,收获的大米,除了主要用来煮米饭外,还变着吃法,做成各种各样的点心,如米粉、糍粑等等。每逢倒水圩日,当地以“米”而制作的美食琳琅满目,人们争相购买,活跃了市场,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大家吃到的,不仅仅是来自原始自然的醇醇米香,更让人难忘的,也许就是其中那浓浓的家乡味道吧。


来自稻田间的歌声

在倒水镇的田间地头,随风飘荡的,除了缕缕稻香,还有着另外一种让人陶醉其中的民间文化气息。这,究竟会是什么呢?


质朴悠扬的歌声,深深地烙印着“米”的印记。村民用这特有的艺术形式,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传承,歌唱劳动,期望丰收,寄托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近年来,倒水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与悠久的种植业历史,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优化整合农业产业、推进农业品牌创建,打造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点。倒水镇获得“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称号,富万村获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以及市级生态村示范点,大同村四位组被评为“自治区绿色村屯”,蓬冲村、旭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古善村中村和富万村永安屯获得了绿色村屯称号。稻香缕缕,已经发展为如今的百花齐放竞争先。


中共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党委副书记李国荣:“倒水镇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倒水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人民善良、勤劳,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充分发展、传承、利用好倒水镇自然优势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发展特色产业,比如我们路垌村的白米,旭村的香米等,写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让人民群众更充分的感受幸福生活就在身边、在眼前。”


“民以食为天”,水稻,是农业的古今传承,一粒种子、一株作物,可以说承担起支撑生存的重任。而在倒水镇这里,无论是保留数千年的野生稻种群、“出米寺”的传说、还是种种有关“米”的美食与民间艺术,无不是当地人代代相传对农业的另类注释,对大自然的尊重, “米”,承载着这里的历史,也承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更高的精神追求。



记者丨黄盈俊 陈浩 元宏铭 李火葵

编辑丨熊迪

审核丨莫丽标 覃蛟龙

监制丨周春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