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日报头版头条丨牢牢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2021-11-11 12:28:35

2021-11-11 12:28:35


报纸版面截图。

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

从对创新领域进行长远谋划,到搭建创新制度的“四梁八柱”,再到激发创新活力的一系列实招硬招,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区用最大气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破制约,努力走出一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广西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点击观看《五年·壮美广西②|牢牢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视频。制作:陆樱仁 李林


绘就创新驱动发展路线图

经济后发,如何追赶?

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在创新上下苦功。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广西要把创新摆在全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借力创新、加速抢跑、换道超车。

5年前,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召开,吹响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集结号,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及8个配套文件,明确了“三个坚持、五大突破、七项任务、九张名片”的创新发展思路。

3年前,全区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印发《广西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坚持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不动摇”。

今年7月出台《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聚焦产业、聚焦企业、聚焦产品,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绘就一张确保创新落地的时间表、路线图。

自治区党委、政府成立了“广西科技创新发展办公室”,建立完善自治区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资源,联动推进。从2017年至2020年,我区安排规模为50亿元的创新驱动专项发展资金,围绕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启动实施糖业二次创业技术研发、智能化工程机械技术创新等科技重大专项。2021年,自治区财政厅又安排创新驱动发展资金预算15亿元,创历年之最。


剑指痛点堵点改革体制机制

今年9月3日,自治区科技厅官网发布首批广西揭榜制科技张榜项目,此举标志着我区启动面向全国开展广西重大科技需求的“揭榜挂帅”和“订单式”研发攻关。项目一发布,便吸引了国内多家单位关注,目前已有6个科研团队提交了揭榜方案。

来自山东科研团队的相关负责人称,揭榜制是广西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可以促使更多优秀科研团队脱颖而出。

为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作为第一发展动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我区剑指痛点堵点,体制机制改革挺进“深水区”。

2020年制定出台“广西科改33条”,近90个政策点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对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启动省级“杰青”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对国家级高新区实施综合排名奖励机制……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对分散在10多个部门的130多个科技专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新五类计划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厂房、从书柜走向货架的步伐。全区输出技术合同登记数量及成交额由2016年的1832项、34.1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405项、91.74亿元。

不断扩大人才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搭建“人才飞地”,实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提升工程……我区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加快聚集一大批“高精尖缺”创新人才。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型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我区努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记者日前走进南宁庞博生物工程公司生产车间,干净整洁的现代化生产线引人注目,一袋袋白色粉末状的食品级生物酶整齐有序地封口下线装箱……该公司主打创新牌,凭借10项专利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成为全国首家食品级生物酶的研发、生产、销售企业,特别是公司的木瓜酶生产技术全球领先,产品热销欧美、东南亚国家。

为了让企业掌握创新发展“金钥匙”,我区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再倍增”计划、瞪羚企业培育计划。2020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达262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800家,瞪羚企业107家。

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志气和骨气。2020年,全区下达财政奖补资金超4亿元,拉动1308家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超过90亿元。

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出台《广西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管理办法》,118家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41家自治区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提升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保驾护航。

集聚科技金融资源力促企业换道超车。2020年底,科技厅联合财政厅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投资基金,通过出资多支科创子基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


科技赋能产业赶超跨越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创新链跟进产业链,我区两链融合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近日,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收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型号办公室发来的感谢信。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所用关键铝合金材料部分来自该公司。在我国追天揽月的伟大征途中,“南南铝加工”留下了精彩一笔。

11月5日,上海浦东外高桥港区的中国极地科考码头,柳工多款“大国重器”搭乘着“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启航,再次踏上南极破冰之旅。这意味着中国大型挖掘机、大型矿卡将首次登陆南极,用实力诠释柳工“极限工况 强悍设备”的品牌内涵和“大国重器”的新高度。作为中国极地科考使用种类、数量(台套)最多的工程机械品牌,柳工已连续十二载助力国家极地科考事业。

另一个典型是玉柴。“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科技厅支持玉柴集团科技项目49项,资助金额3.8亿元,拉动玉柴23亿元的研发投入。2018年,玉柴率先推出我国第一台排放达标国六发动机,突破了多项被国外垄断的“卡脖子”核心技术。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六发动机产销量仍逆势上扬,销售收入近50亿元。

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由2016年的105.9亿元增至2020年的173.2亿元,在制糖、高端铝、汽车等13个产业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一系列高精尖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双百双新”“千企技改”项目落地实施。开工建设“双百”项目74个,累计新增产值720亿元;开工建设“双新”项目312个,累计新增产值852亿元。“千企技改”推进2196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869个,填补了我区产业链的缺失环节。

2018年启动的“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提前1年超额完成任务,突破重大技术132项,创建1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育126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促进1827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数从“十二五”末的641家增至“十三五”末的2806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扬优成势。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8.9万辆,同比增长191.7%,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成为全国新能源车型销量冠军。

5年来,我区创新发展跑出加速度:2020年底,全区拥有发明专利25241件,是2016年底的1.77倍;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12件,是2016年底的1.71倍;设立贺州、百色、玉林、防城港、贵港、崇左等6家自治区级高新区,目前高新区数量达14家;“十三五”我区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共29项,并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数据来源:自治区科技厅  制图:林倍仪


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创新中心

今年9月,中国—东盟科技人才创新驿站正式启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技术转移机构与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建立了广西南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该创新驿站的首位成员。

这是我区积极发挥毗邻东盟国家的独特区位优势,拓宽创新合作“朋友圈”的典型案例。

为了加速融入国际国内创新网络步伐,高水平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创新中心,我区按下创新合作发展“快进键”。

构建了覆盖东盟10国和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培育科技创新合作伙伴,目前协作网络成员数达2600多家。

与东盟9个国家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成功举办了9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组织技术对接等活动近200场,推介项目近6000项。同时,与40多个国际研究机构、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关系。

采用“借力发展、借梯登高”的策略,国内创新合作发展亮点纷呈。我区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19所“双一流”高校“联姻”。在北海,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科研工作渐入佳境;在南宁,浙江大学—广西东盟创新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广西节能环保研究院正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我区与广东、四川、陕西等省科技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科技交流合作机制,在共建创新平台、联合开展重大攻关、高层次人才交流等方面开花结果。


图片专版丨激发创新活力 加快科技强桂

报纸版面截图。

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区上下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

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一角。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 摄

着力壮产业,科技赋能产业蓬勃发展。我区在高性能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2017—2020年底,累计支出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47.9亿元,带动社会投入292.4亿元,实现约2700亿元的新增销售收入。

近年来,玉柴集团大力发展纯电动商用车项目。2020年6月,占地525亩、投资13.8亿元、年产两万辆的玉柴纯电动商用车一期项目,在玉林先进装备制造城竣工投产,开启了玉柴整车产业发展的新征程。图为技术人员在吊装新能源卡车电机。 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 摄

着力强主体,企业创新创造更有活力。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800家,瞪羚企业数量107家。2021年,全区实施千企科技创新工程,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保有量3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3200家,认定瞪羚企业50家。

2019年1月,国内首台气垫式直排泥水—土压双模式盾构机在南宁中铁广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车间顺利下线,标志着“南宁造”盾构机全面迈向高端化时代。 黄达琪 摄

在融安县一家青蒿素生产企业,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里对青蒿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该县是目前国内外较大的青蒿素生产基地,种植青蒿面积近万亩。产品出口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部分非洲国家,作为抗击疟疾的基药。谭凯兴 摄

着力建平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开展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计划,新增国家众创空间等3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高新区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广西水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观察水牛细胞生长状况。近年来,广西大力开展良种水牛推广和技术推广,带动了广西及南方地区的水牛品种改良和奶业开发,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王德立 摄

在第九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业博览会零部件展暨机床(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展览会上,参展商在了解柳州自主研发的机器人。 黎寒池 摄

着力保民生,科技战疫成效显著。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启动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专项,发布全国首个国际合作科技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着力育人才,聚才汇智效应明显增强。大力引育高水平人才,启动院士后备培养工程首批人选考核和院士顾问绩效评估,首次完成了对区直公益类科研院所的人才工作考核。

着力强帮扶,科技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以来,累计选聘贫困村科技特派员近1.5万人次,科技服务覆盖全区5000多个贫困村和主要扶贫产业,科技培训135万人次。

着力改机制,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良。制定出台“广西科改33条”,在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科研激励等方面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

近日,在广西桂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研制芯片。 尹庆南 摄

一组数据折射出我区创新发展正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6年的48%提高到2020年底的55%。2020年底,全区拥有发明专利25241件,是2016年底的1.77倍;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12件,是2016年底的1.71倍。输出技术合同登记数量及成交额由2016年的1832项、34.1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405项、91.74亿元。拥有国家“五类”人才97人,比2016年增长125.6%。设立贺州、百色、玉林、防城港、贵港、崇左6家自治区级高新区,目前高新区数量达到14家。“十三五”我区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共29项,并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8月9日,在钦州港附近海域,一艘拖轮正在拖运广西自主生产的大型桥梁构件。这些大构件将运送到广东揭阳市附近海域进行安装,形成一条延伸到海上的输油桥梁。  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




来源丨广西日报

编辑丨卢诗晴

审核丨杨子雄

监制丨周春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