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梧州历史】《拾遗·记忆》:十二步梯 岁月记忆
说起十二步梯,许多老梧州都知道,这是一条仄斜陡曲的山坡,地势险要,让人望而却步,视为“畏途”。直至上世纪50年代,人们从桂北路、桂林路一带到达今天的公路局大院,必须从龙母庙大门前的小路沿斜坡而上,翻越峡谷顶直下谷底,再攀山边小路到“十二步梯”,最后还得绕过峭壁,所以走起来非常艰难。但是今天,这条险道已经消失了,变成了一条宽敞的马路。本期节目就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十二步梯”的故事。
老梧州说的十二步梯,位于梧州市河东城区北面的桂林路。桂林路,北连钱鉴路,南接桂北路,由于地处桂江之畔,自古以来为桂平、桂林、平乐船只湾泊之地,故而得名。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前,桂林路由龙母庙起至水师营(今桂北路),长310米,称龙母太庙头市。1928—1929年,梧州市工务局用沥青铺筑桂林路路面,结束了这条昔日城墙之外土路的原始状态。
据了解,以前,临江的桂林路周边都是山林,此路中的冷水冲,是一条狭隘的山冲,从白云山深处流出的山泉冰清凉澈,这股冷水顺山势经峡谷汇入桂江。冷水冲树林茂密,地势十分险要,民国初年,曾有市民传说有老虎出没。而惊险的“十二步梯”则是一个山坡,那么这个山坡为何被称为“十二步梯”呢?
梧州市志办原主任 陈金源:“经过龙母庙之后,就有一个冷水冲,窝下去的有水流进桂江的,下面就有一条路一直通上来,上到顶端,这条路就要人爬上很险的山坡,这个山坡的位置就是现在的白云路到这里桂江边,桂江边一直往下到龙母庙,直入钱鉴,正是这个丁字路口,这个山崖看上去就是‘十二步梯’的梯顶了,梯脚就是山冲。上去需要一级一级地上,那边有些树和草可以抓住,级与级之间有些木板间隔,我就经历了这一次,所以一下子脑里有‘十二步梯’,刚刚十二步级,有些人会数的,就十二步梯,所以梧州人只懂‘十二步梯’,很多人不一定去爬,多数乘船进去钱鉴。”
我现在来到的这个地方是桂林路,大概从以前冷水冲的位置到桂林路进入白云山风景区的这个路口,就是旧称“十二步梯”的地方。以前的“十二步梯”是一个险要之地,但是当年解放梧州之时,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却是从“十二步梯”进入桂林路,再进驻梧州市区的。那么,当时解放军的先头部队为何要从“十二步梯”这个险要之地进入梧州呢?
1949年11月25日下午4时,解放军行进到当时的大漓口地段,守城的国民党军队匆忙撤退,还把桂江上连接河东河西交通的浮桥炸毁,妄图阻挡解放军的行军路线。于是,解放军的先头部队越过惊险的“十二步梯”,从桂林路进入梧州市区。
陈金源:“当时解放军进城的时候,我刚到梧州没多久,我是1949年7月到梧州,住在西水巷,听说解放军来了,我们小孩子就跑出去看,老人不敢出去,出去后不清楚为何解放军这么迅速进来了,前面的是拿刺刀的,从骑楼两边进去,后面的是大部队,有骑马的,马上又背着大炮和其他东西。”
今年83岁的陈金源,亲眼目睹了当年解放军进入梧州的情景。那时,他还是个孩子,只记得解放军形象高大,气势威武,行动迅速,很快就进驻了梧州,但他却不知道,这个装备了重武器的部队,是如何从险要的“十二步梯”进入梧州城的。直到他长大后,长期从事梧州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才慢慢地了解到真相。
陈金源:“后来我了解到,背有重物的解放军和那些马匹都是大漓口河滩一路,就是有两路解放军,那些轻装的走山路,重装的和背有东西的马匹就走河滩,到龙母庙码头就上岸进城。”
当时,解放军部队跑步进入桂林路,穿过四坊路,进驻专署和保安司令部及主要街道。当晚,梧州上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正式宣布梧州和平解放。
据资料记载,1954年8月,梧州市城建局拨款,改建桂林路冷水冲段路堤,以大石为基础,铺泥结碎石路面,全长90米,宽7米。经过此次改建,桂林路比较顺畅了,但“十二步梯”的险况仍未得到改善,冷水冲至观音冲路段也还是非常狭窄。
1959年,市政府筹款组织人力,劈山继续拓宽路面。
在那个物资缺乏,技术设备落后的年代,主要依靠人力去改建这条道路,可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当年,这项任务就落在了梧州市青年建设突击队的肩上。
梧州市青年建设突击队,组建于1959年3月,它是根据市建设任务的需要,在市委的关怀和团市委的直接组织领导下建立的。这支队伍,是由曾在建设共青水电站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红四连、飞虎连的600多名战士组成,先后有约3000—4000名市街道青年和中、小学毕业生加入。
今年79岁的关梅芳,是当年青年建设突击队的一员,至今,她对当时参加开辟“十二步梯”道路的经历还记忆犹新。
梧州市港航集团海员工会退休职工 关梅芳:“以前是山来的,整座山是这样倾斜下来的,那条路很小的,这样我们就在那条小路,测量队、技术人员都有的,测量队一测量,这条路有多高,要打多高,然后就在这里做一条线路,就这样开辟过去,然后就沿着这座山边,慢慢向里面挖进去,开始时推不了车,只能用铲、用锄头慢慢锄,锄得越来越阔了,然后能放得下车了,里面不能倒泥土出去,然后就用车慢慢运下去,倒入河边。”
那时,劈山开路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巨石,而要清除巨石,不能光靠体力,更需要技术支持。当时,青年建设突击队中,除了有测量队、土方队还有爆炸班。
关梅芳:“十二步梯这里石头比较多,爆破了很多炮孔,碰到大石头就找爆炸班的去炸,因为我们有爆炸班的,爆炸班炸完后土方队就去锄和掘了。”
由于改建的这条道路,地理位置特殊,一面临江,周边又是山林,有峡谷,有山岭,地形复杂。青年建设突击队在开辟道路的过程中,承受着一定的风险。
关梅芳:“多艰苦都好,都要把那些泥推到河边。进入到里面尽头,然后能够放车了,再用车把那些炸下来的泥和石头推出外面,因为是斜坡来的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滚下去了。”
为了在规定的时间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青年建设突击队在工地实行军事化编制,分连、排、班开展劳动竞赛。当时,工地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就是:生活集体化,工作战斗化,行动军事化。
关梅芳:“每天完成多少土方,大家就打擂台,就是连与连之间比赛。打擂台时,我今天完成多少任务,你完成这么多,我要比你更多,大家就这样竞争,所以就形成一种高潮,这样大家积极性很高,一到小休时间,大家都好像不太想休息,还是想继续掘,我想我多些,你也想你多些。”
当年,青年建设突击队劳动条件的艰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几乎天天都在挑战自己体能的极限,只为争先完成任务。他们凭着一腔热情,自力更生,战天斗地,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他们团结互助,刻苦磨练,完成了市里一项又一项艰巨的建设任务。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仄斜陡曲的“十二步梯”在道路改建中完成了美丽蝶美。
陈金源:“我记得大概是到了50年代后期铲平的,铲平后从桂林路往钱鉴一直过来,经原来‘十二步梯’一直到钱鉴路,就变成了水泥路,可以通汽车了,所以到1964年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有个同学分配在钱鉴工作,那时工业区已经发展了,当时有铅笔厂、白铁厂等轻工业的厂基本在钱鉴成一片了。”
据资料记载,1974年和1980年,梧州市城建局、市建委先后两次拨款,修铺桂林路路面,使桂林路的容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桂林路见证了梧州城市道路的变化与升级,也见证了梧州钱鉴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陡曲惊险的“十二步梯”消失后,人们从桂北路、桂林路一带去钱鉴,不再需要攀山越岭,而是直接通过宽敞的桂林路,并且桂林路当时也是梧州通往桂林、贺州的主要道路。如今,桂林路在城市发展中不断升级,沿线打造的绿化带使整条公路变得越发靓丽,曾经的悬崖峭壁变成了市区江边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记者丨余凯 李永峰 陈浩 元宏铭
编辑丨黎子聪
审核丨莫丽标 杨子雄
监制丨周春波